“穿越千年”让大足石刻“活”起来 舞剧《天下大足》今年全国巡演100场
02-14 18:27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杨新宇
2月14日下午,舞剧《天下大足》巡演新闻发布会在渝举行,标志着首部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创作背景的舞剧即将开启全国巡演之旅。重庆市委宣传部、大足区委、区政府、舞剧出品方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巡演安排、创作构思及舞剧看点,并诚邀全国观众走进剧场,感受大足石刻的千年魅力。

 
2月21日起全国巡演 全年演出100场
 
据悉,从2月21日起,《天下大足》将启动2025年首轮全国巡演。巡演首场即“归乡”重庆。今年上半年,《天下大足》还将走进南宁、合肥、杭州、苏州、南昌、深圳、福州、厦门、长沙等多个城市演出50余场,全年预计巡演100场。

舞剧《天下大足》以大足石刻为创作蓝本,聚焦于大足石刻雕刻工匠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天下大足”理想社会的渴望。该剧通过十个篇章,生动再现了大足石刻群的壮丽景象,既有开凿过程的艰辛与师徒间的深厚情谊,也有烟火人间的幸福美满和田园生活的唯美画卷。
 
该剧历经两年精心打磨,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大足区委区政府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人民网携手推出,是重庆市与国家级文艺院团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

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兵介绍,舞剧《天下大足》是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是整合国家院团和地方资源推出的艺术硕果,也是延续央视春晚热度、提升大足石刻关注度的重要载体。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境内的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目前全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近年来,重庆市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推出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有影响力的“渝派”文艺精品。舞剧《天下大足》将文化瑰宝搬下崖壁、立上舞台,推动大足石刻“活”起来、“火”起来,走出了一条文化遗产“双创”的探索新路。

为整合市内外资源力量打造文艺精品力作,重庆市委宣传部、大足区委、区政府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双向奔赴,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原创班底历时两年打造舞剧《天下大足》。这不仅是我市与国家级文艺院团深度合作打造文艺精品的有力探索,也是国家级文艺院团与省市合作推出文艺精品的典范案例。
 
2025年,重庆首次成为央视春晚分会场,在除夕以黄金“7分钟”精彩亮相,向世界完美展现了“向新前行”的新重庆形象。其中,最具仪式感的0点倒计时环节,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大足石刻放飞的数百盏孔明灯,向全世界人民传递了跨越千年的东方浪漫,海内外对大足石刻的关注热度大幅提升。
 
严兵表示,此次以展现大足石刻文化为主题的舞剧《天下大足》开启全国巡演,必将延续央视春晚带给大足石刻的热度,推动大足石刻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时时有声音、处处皆精彩”。
 
与舞剧共赴文化之旅 配套开展4项活动

赏一台剧,恋一座城;品一方石刻,悟千年文明。发布会上,大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杨桦介绍,将配套开展4项活动,跟着舞剧巡演的步伐,到全国各大城市传播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以实现舞剧“火”起来到城市“热”起来的叠加共赢。

“名家品石刻”活动。2月21日,舞剧《天下大足》总编导刘翠、张雅琦,舞美设计高广健等主创团队,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舞剧顾问郭相颖,大足石刻研究院原院长黎方银等专家学者,将齐聚重庆大剧院,从创作灵感、内容策划、视觉呈现、装置艺术等方面分享舞剧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届时,观众可与主创团队、业界大咖面对面交流,通过问答、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艺术精髓与文化内涵,身临其境感受到“石壁上的哲学”如何化作“足尖上的诗篇”。在其他巡演城市,也将因地制宜采取访谈或讲座形式进行深度解读和互动交流。
 
集美展出和文创快闪活动。大足石刻以其高超的艺术品质和丰富多样的题材著称,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近年来,大足区深挖大足石刻文化元素,致力于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文创产业高地,目前已经推出文创产品400余种,连续3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演出期间,大足区将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起,在演出剧院联合举办绘画、摄影、雕刻作品展览,开放文创快闪店,让观众在欣赏美展的同时,也能就近购买舞剧和大足石刻的周边文创,把浓缩在崖壁上的“唐宋风华”带回家。
 
经典角色“活起来”活动。2月21日下午,《天下大足》的演员将来到磁器口等重点景区、重要路段,开展主题COSPLAY、舞蹈模仿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演员们将演绎大足石刻的经典形象、《天下大足》的经典片段,与广大市民游客互动,让大家沉浸式感受世界文化遗产和唐宋巅峰美学。
“跟着舞剧游大足”活动。巡演期间,大足区将推出拍短视频送门票、游戏互动赢门票等活动,在每个巡演城市投放1000张大足石刻套票及文创礼包。观众可通过现场扫码抽奖、加入抖音话题等方式参与,获奖观众可受邀参加免费游大足石刻、超前体验即将开放区域、探索神秘洞窟等特殊福利,亲手揭开大足石刻千年的臻藏秘境,亲眼见证隐于繁华的极致美学。
 
同时,大足区还将在3月中旬举办第十三届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第十届西部(重庆)大足国际五金博览会,届时广大游客朋友不仅能体验到延续近千年的传统民俗活动、众多知名歌手带来的高品质视听盛宴,还将见证客商云集、西部地区最大五金展会的盛况。
 
舞剧用十个篇章展现大足石刻群的丰富景象
 
舞剧《天下大足》为什么会选取大足石刻为创作背景?创作思路又是什么?在发布会上,《天下大足》总制作人哈日巴拉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哈日巴拉表示,作为世界八大石窟艺术之一,大足石刻的雕刻风格独树一帜,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他认为,不同于敦煌莫高窟的宗教色彩或龙门石窟的皇家气象,大足石刻既有佛、道、儒三教造像,也有市井百态的生活场景。这些石刻承载了古往今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和对“天下大足”社会的渴望。
 
中国古代的石窟作品很少留有创造者的姓名,但大足石刻却留下了雕凿石刻工匠的姓名。“这些创造者都是最平凡的百姓,却在无常的命运中用创造了‘人间小满’的双手,凿刻出崖壁对‘天下大足’的守护。”哈日巴拉说,舞剧《天下大足》正是以此入手,展现大足人民对理想世界的浪漫化表达,也就是人间小满,天下大足的信念。

在哈日巴拉看来,真正的圆满不在于追逐生命的永恒,而在于是否用精神延续了生生不息的烟火。“人间小满”无处不在,它在每个未必大丰大足的年岁,在每个知足常乐的当下,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奋斗中,不断延展着实现“天下大足”的每一个瞬间。

哈日巴拉说,剧目关注中国精神的表达,全剧通过十个篇章,展现大足石刻群的丰富景象。既有热辣辣的开凿过程,体现重庆男儿的阳刚力量感、师徒恩情和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谊;也有暖融融的烟火人间,还有万千小家庭的幸福美满和唯美的田园生活。舞剧《天下大足》通过讲普通人、诉平凡事,来颂劳动者、传天下情,期待大家走进剧院,去身临其境地体会这部舞剧给人带来的唯美与震撼。
 
2025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 陈慧琳、吴克群将到场
 
发布会上,大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尹道勇介绍,2025年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将于3月15日—18日启幕,用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交响,让世界听见大足的心跳!旅游文化节期间将同步开展群星演唱会、庙会等多样活动,陈慧琳、吴克群等歌手将来渝献唱。

今年旅游文化节具体包括“相约春天”群星演唱会。3月15日,在大足区体育中心广场,陈慧琳、吴克群等歌手将惊艳亮相,演绎一场“古韵今声的时空交响”,让世界听见大足的声音,让文化连接全球的心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846届宝顶架香庙会也将热闹开场,庄重的宝顶祈福、精彩的非遗展演、新奇的NPC巡游,开启“传统与潮流的破壁对话”,让传统民俗欢乐持续升级。
此外,第十届西部(重庆)大足国际五金博览会则于3月16日至18日举行,盛会将吸引来自全球的350余家采购商齐聚大足,助力大足五金产业集群发展。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共同守护、弘扬、发展大足石刻这一文化瑰宝
 
大足石刻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何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保护、传承、利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考虑?发布会上,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作了介绍。

蒋思维表示,近年来,大足石刻先后建成文物医院、监测预警中心、安防中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给文物做“全身检查”,做到“小病早治”“大病预防”;率先在全国探索中小石窟保护新模式,让散落乡间的68处中小石窟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持续推进“大足学”学科建设,举办各类国内外学术研讨20余场,创办重庆首个石窟寺类学术期刊《大足石刻研究》;大足石刻数字影院获评国家首批“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游客可在游客中心观看4K宽银幕数字电影《天下大足》和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实现了大足石刻“五山”(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首次全面开放,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参观体验线路。
 
蒋思维介绍,下一步将以加快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和世界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全力推动大足石刻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标志性成果。
 
具体来说,是坚持保护第一,全力守护文化根脉。启动实施宝顶山圆觉洞综合性保护工程、万岁楼修缮工程等8个保护项目;开展监测预警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创建潮湿环境砂岩质石窟保护研究市级重点实验室;继续推进中小石窟保护项目建设,并制定开放计划,完成18处中小石窟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全面建成大足石刻数字档案平台。
 
深度挖掘价值,讲好大足石刻故事。高质量办好《大足石刻研究》学术期刊;开展《巴蜀石窟全集》考古调查工作;启动石篆山石窟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深化与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意大利威尼托文化遗产集群和“一带一路”国家石窟寺保护利用合作;推进“大足石刻营建史”等重点文化工程,做好文物与文化遗产的价值挖掘、时代转化、当代表达。

有效活化利用,让文物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积极推进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推进东北山石刻景区提档升级,实现“五山”游览一票通;逐步启动宝顶山石刻景区小佛湾、倒塔等文物点对外开放;策划实施“从敦煌到大足”中国石窟艺术精品联展,启动大足石刻巴蜀行展览计划,大足石刻将打破“次元壁”,让千年石刻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
 
蒋思维表示,目前“大足石刻守护人”全球招募计划仍在火热进行中,他邀请大家登录大足石刻官方网站报名加入“守护人”大家庭,共同守护、弘扬、发展好大足石刻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实习生 马天丽 摄影报道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刘涛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