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管部门全力护航“开学季”,还送上法治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
02-17 17:16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陈军
2月17日是开学第一天,熟悉的“开学大片”如期上演。来自重庆公安交管部门信息,通过全面落实464个“护学岗”、395个校园周边道路高峰勤务岗,根据道路交通运行情况,加强上下学时段交通节点指挥疏导,特别是中心城区接送学生车辆与通勤交通叠加易引发交通拥堵的39所中小学校,“一校一案”做好勤务安排,增设152个岗位、220名警力维护交通秩序,落实学校门口路段人车分离管理措施,确保了上放学期间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良好有序,未发生区域性严重交通拥堵。

警方温暖护航开学  “安全感”拉满

“你们看《哪吒2》了吗?好好看。”“爸爸妈妈带我去滑雪了,坐索道上山可真刺激!”“今年春晚,我在电视上看到解放碑、洪崖洞和朝天门了!”上午8时许,人民小学、人和街小学、巴蜀中学、求精中学等14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学秩序井然。年后重逢,小伙伴们兴致盎然地聊着寒假里的所见所闻,兴奋不已。

渝中警方提前预判,严格落实“护学岗”机制,按照“三见”原则,出动300余名警力、数十辆警车,在辖区校园及周边蹲点守护、设卡巡逻,切实创造安全可靠的交通及治安环境,为师生们平安、有序开学返校保驾护航。

“请即停即走,不要逗留。”“学校区域禁止鸣笛,慢慢靠边,确保安全再让孩子开门下车。”渝中区各所校园外警灯闪烁,“护学岗”民警们早早上岗,在校门口开展入校秩序现场维护,引导学生们有序入校,避免聚集滞留。同时,加强校园周边车辆疏导和道路管控,不断作出安全提醒。

根据各学校具体情况,警方提前规划设置“护学通道”,上下学施行临时管控,设置“即停即走”指定区域,护学岗民警与家长们无缝对接,快接快送,防止人、车长时间滞留。民警们的一举一动,家长们都看在眼里,连连称赞:“看到民警值守,我们心头踏实多了,真是满满的安全感。”

开学护航任务结束,各派出所、交巡警叔叔阿姨又纷纷奔赴辖区校园内,通过安全演讲、广播宣传、动画视频、现场模拟等丰富多彩形式,为师生们送上法治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各单位多警种联动,走进辖区中小学幼儿园,点对点指导,强化校园“三防”建设,区域排查安全隐患;将校园周边道路纳入严管区,严查各种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持续加强乱停乱放、酒驾毒驾、超限超载、飙车炸街等专项整治。

积极推进校门前无车区建设

根据学校周边道路通行实际,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推进124所学校门口无车区建设,组织接送车辆在周边停靠,减少机动车对学生通行影响;落实486所学校周边道路限时停车区管理,引导接送车辆即停即走,规范接送学生车辆停车秩序;全面梳理校园周边交通信号灯配时情况,根据开学后不同时段的人车流变化特点及交通状况,提前优化中心城区校园周边292处信号灯配时方案,保障学生出行安全畅通。

我市组织警力对学校周边道路开展违法停车、闯红灯、不礼让行人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全力营造校园周边良好交通环境,同时严治载客汽车超员、货车违法载人、“黑校车”等问题,严防涉生交通事故。联合教育部门通过学校微信群、短信平台,提前开展返校交通安全提示,引导学生不乘坐超员车、“黑校车”和货运车辆。围绕“知危险 会避险”主题,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广泛宣传学生步行、骑行、乘车交通安全知识常识,通过集中宣传劝导、“小手拉大手”等方式,提醒家长、学生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倡导全社会形成学校门口减速慢行、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出行习惯。

“三提醒”保障交通安全

重庆公安交管部门针对学生、家长、社会驾驶人进行了特别提醒。

作为学生,要做到:
● 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 乘坐校车或公共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乘坐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时,要佩戴好安全头盔。
● 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作为家长,要做到:
● 接送孩子时,遵守交通规则,不乱停乱放,避免造成交通拥堵。
● 为孩子树立榜样,不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马路。
● 教育孩子乘坐正规校车或公共交通工具,不乘坐超载车、黑车。

社会车辆驾驶人,要做到:
● 经过学校路段时减速慢行,注意避让学生和家长。
● 上下学高峰期尽量绕行学校周边路段,减轻交通压力。
● 不鸣笛、不抢行,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摄影报道(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刘涛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