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伏枥 | 从“粪涂门”到和睦邻里 看重庆女警12年调解98%纠纷的秘诀
04-22 19:47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郑三波
夜幕下,粪便被涂抹在邻居的房门上,而邻居则手持扩音器,控诉对方长达30年的恩怨;由于车库产权不明确,一些业主组织了20多辆车,封锁了消防通道……面对基层治理中的复杂矛盾,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海棠溪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凌翼扎根社区12年,深入践行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深耕基层治理”工作要求,通过建立30个社区微信群搭建沟通平台,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数百起。今年3月,在全市社区民警先进典型选树技能比武决赛中,她荣获二等奖。

她是如何化解这些矛盾的?又是如何在12年的时光里,织就了一幅平安的画卷?在辖区居民的日常琐事中,她如何织就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锦绣图景?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调查,一探究竟。

从“粪涂门”到“逛街搭子”的邻里情谊

4月21日,星期一上午9点。张凌翼手持她那本泛黄的工作笔记,准时出现在罗家坝社区警务室。 "张姐,早上好!""张警官,早!……

无论是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是路过的居民,见到张凌翼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甚至有大妈会特意走到警务室,与她闲聊几句家常:“这几天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是大太阳,一会儿又刮起大风,家里的衣服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洗好。”每当这时,张凌翼都会热情地回应大家的问候,然后开始她的一天工作。

“张警官,我们刚刚逛街的时候,看到这些‌郁金香焕发出鲜艳的光彩,我们给你带了一束,放在办公室满园春色。”社区李阿姨将‌郁金香插在办公室的花瓶,王阿姨端来水,给‌郁金香洒花。
 
看着两人在办公室忙上忙下,张凌翼满脸笑容:“你们两个又去逛街了啊!”。 “早上送了孙子上学,就约在一起逛了一会儿。”

谁能想到,这对逛街搭子曾是扬言“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对头?为解开这对“冤家对头”的结,张凌翼费尽心血。

在2022年,张凌翼接手了一起历史纠纷案件。追溯到30年前,李阿姨在夜幕的掩护下,将粪便涂抹在了邻居王阿姨的房门上。王阿姨发现这一行为后,迅速拿起扩音器,公开指责李阿姨的不当行为。这一系列事件的纷争,一直持续到了2023年。

为什么要把粪便涂抹在邻居的房门上?两人至今都不知道为啥事引起的。“我只记得,她到处乱说惹到了我,我一气之下把粪便涂在了她的门上。”现在说起以前的事,王阿姨很后悔。“算了,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当时我也有错,不应该用扩音器公开指责你,让周边的邻居对你指指点点。”李阿姨说。

“她们之间的误会太深了,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调解陷入僵局时,张凌翼想到两位阿姨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便耐心劝解道:“您二老矛盾再激化下去做出过激行为,如果触犯法律,难免影响孙辈的健康成长。”见两人眼神闪烁,她又掏出手机播放两家小孙子在小区游乐场玩的视频:“一起看看,小家伙们能玩到一起多好啊!”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她12次登门,从端午送粽子到元宵煮汤圆,硬是把法律条文熬成了暖心汤。

当两位老人最终签下和解书时,张凌翼嘴角扬起了会心的微笑。一纸薄薄的调解协议,写满了社区民警守护和谐社区的执着。

连续28天泡在现场平息“车库风云”

当天下午16时许,张凌翼与一名辅警穿梭于大街小巷,他们走进居民家中、商铺、酒店等,分发反诈骗宣传资料。这是基层民辅警的核心职责之一。

“张警官,你又来宣传反诈骗了啊!”当张凌翼走进刘阿姨的小区时,她远远地看到她,便小跑过来与她聊天:“你放心,我现在是你的反诈骗宣传的积极分子,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傻,被别人骗了。”

刘阿姨从被骗受害者到成为反诈宣传的义务员,张凌翼的功劳不可磨灭。故事得从刘阿姨被骗讲起。2023年,单身丧偶的刘阿姨通过网络认识了一名“美籍华人军官”,很快在其花言巧语中沦陷。某天,“军官”称要从美国给刘阿姨寄价值1000万美金的包裹,但是入境时被海关截获,需要刘阿姨帮助缴纳“通关费”。刘阿姨为了“爱情”,竟陆续给这位“军官”转账十余笔,金额达60余万元。

得知情况后,刘阿姨的儿子与她闹到了社区警务室。在调解室里,刘阿姨颤抖着交出转账记录时,张凌翼的心揪紧了——这位独居老人被“美籍军官”骗走了60万元,儿子竟摔门而去:“就当没你这个妈!”

在调解室里,张凌翼把母子俩的对话录成音频反复播放。当听到儿子吼出“你非要被人骗到死吗?”时,她按下暂停键问刘阿姨:“您听出这话里的焦虑与担心了吗?”转身又对红了眼眶的儿子说:“阿姨手机相册里,可全是你们小家庭的照片啊!”

3个月后,回归正常生活的刘阿姨在自家阳台种下了当年的第一垄青菜,儿子送来有机肥,母子和睦的一幕重新上演。张凌翼特意把母子同框浇水的照片打印装裱,挂在警务室最显眼处。
 
家庭的纠纷要管,集体的纠纷更要管。 2019年,海棠溪罗家坝社区一小区因车库产权不明晰引发纠纷,部分业主擅自接管车库并对外收费,并组织20多辆外来车辆堵住消防通道,与开发商、物业对峙,阻挠车库接管工作。

调解不好,会引发更严重的事。为了化解矛盾,张凌翼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当时《民法典》尚未实施),连续28天泡在现场,调查代管人员及收费情况。

张凌翼拿出笔记本,记者看到本子上记满产权证明:泛黄的《物权法》第74条批注,开发商1998年的土地批文复印件,甚至手绘了车位纠纷时间轴。"法律红线不能越。"她指着产权书上的公章,"但老住户的情感账也得算。"最终方案落地时,曾举着铁锹的业主王师傅,默默帮物业搬开了锥形桶。“刺头”王师傅称赞道:“张警官的方案讲情理也公道,我服。”这起长达数年的“车库风云”得以平息。
 
30个微信群与数十万次指尖对话
 
2024年,南岸区某中学的初二女生小容,两年前母亲因病去世,却被谣言扭曲成“为情自杀”。张凌翼接到中学的求助后,看到小容缩在教室角落的模样,深深的刺痛了她的心——这个成绩优异的女孩因谣言开始整夜失眠。  

谣言止于智者,但是学生们却不知道,怎么办?张凌翼身着警服以“法治辅导员”身份走进课堂,将小容母亲病逝真相、谣言对小容的巨大伤害,以及造谣法律后果摆在同学们面前。参与传播谣言的杨某突然起身向小容鞠躬:“对不起,我不知道那些话是谣言,抱歉伤害了你。”

同时,张凌翼积极协调班主任和德育老师,对小容进行“多对一”的心理辅导,更令人动容的是同学们自发组成“真相护卫队”,帮助小容摆脱了谣言和心理阴影。

小容在作文中写道:“张阿姨的警徽照亮消散的不仅是流言,还有笼罩青春期的阴影。”

这个故事被分享到30个警民微信群后,大家有空就去看一看小容,让她得到更多的温暖。

30个微信群,时刻在“跳动”。晚上辅导儿子作业时,张凌翼的手机仍在震动。这些微信群跳动着民生百态:7号楼张大爷提醒邻居收衣服,3单元宝妈咨询新生儿落户,物业经理汇报消防栓检查结果……12年来,2万余条咨询、300余次隐患预警在这些群里流转,织就一张“永不掉线”的平安网。

作为反诈宣讲团讲师,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警校活动,推进反诈宣传入社区、入企业、入校园,置顶群聊“海棠溪反诈联盟”,成员从最初的18人扩展到427人。菜市场刘阿姨靠学来的反诈话术,上月刚阻止一起保健品诈骗;快递小哥阿强用“三讲”工作法,竟说服客户撤销了恶意投诉。

当春风再次拂过海棠溪,这位“枫警绣娘”依然在续写她的平安诗篇——用30个微信群的滴滴声作韵脚,以98%的纠纷化解率为平仄,把辖区居民的笑颜谱成最动人平安和谐曲。
 
记者手记>>

十二载光阴织就的平安锦缎

 
暮色中的南滨路,昔日巴渝十二景中的“海棠烟雨”早已化作城市记忆,唯有江畔那抹藏蓝身影,仍在续写着新时代的守护诗篇。张凌翼的警务室墙上,一幅泛黄的《渝城图考》拓印旁,手写着一行小字:“月落江心处,情暖万家灯”——这正是她扎根海棠溪十二载的注脚。

翻看她那厚厚的工作笔记,恍若打开一部社区治理的“活字典”:李阿姨的血压监测表,小容的月考成绩单,折角处还记着某天凌晨处理噪音投诉时,居民塞给她的薄荷糖包装纸。这些细碎的印记,恰似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浪花,看似寻常,却奔涌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最难忘她处理车库纠纷时的场景。当双方就产权归属僵持不下时,她望着窗外雾霭中的南山说:“夕日海棠晓月胜景虽已不再,但今日海棠溪的平安祥和将由我们共同守护。”轻描淡写间,剑拔弩张的气氛竟化作了赧然笑意,后来那块争议车位上竖起“平安共建示范点”的标牌。我明白:真正的枫桥经验,不在宏大叙事里,而在这般将山水文脉融入治理智慧的点滴中。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廖平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