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维护水生态安全?听听他们怎么说
04-23 19:23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郑三波
2025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十周年。4月23日,重庆市委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举办“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进社区”活动。本次活动以“维护水生态安全·人人有责”为主题,邀请6名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的发言人为市民进行政策解读、科普节水妙招、讲述护水故事。

活动现场,各部门发言人围绕城市排水管理、节水习惯养成、水资源保护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市住房城乡建委排水管理处副处长陈析夙详细介绍了排水许可制度,强调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个体户在将污水排入排水管网时需申领许可证。他特别提醒,在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的地区,不得将污水排入雨水管网,也不得将高浓度或有毒有害污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排放污水水质必须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市城市管理局供节水管理处二级主任科员张雪以"节约用水,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进行分享。她建议市民在购买用水器具时选择节水等级更高的产品;定期检查家中用水设施;养成及时关闭水龙头的习惯;合理使用洗衣机,按照需求选择不同档位;冲洗马桶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全冲或半冲。这些实用建议帮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节水目标。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董亭男生动解释了水环境与水生态的区别。他指出,水环境关注水质状况等要素,水生态则更关注水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他呼吁市民减少污染排放,正确处理生活污水,保护自然水体,积极参与监督管理,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举报。

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副处长王小容介绍了重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举措。重庆通过修建大型水库、实施用水总量控制、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措施,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特别是在再生水利用方面,将再生水用于工业领域和发电,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饮水安全方面,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安全与监测所副所长张琦表示,重庆已建立覆盖全市的饮用水监测网络,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持续改善。针对新型供水方式,重庆强化了对净水设备的卫生学评价和卫生许可管理,确保市民饮水安全。

九龙坡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彦分享了该区在饮用水源保护方面的创新做法。九龙坡区运用无人机巡查、水质自动监测站、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饮用水源的24小时可视化监管,确保污染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

互动环节中,发言人就市民关心的水质判断、企业排污监管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针对"如何初步判断水质"的问题,发言人建议通过看、闻、观等感官观察方法;对于工业企业排污问题,发言人强调新建项目必须通过严格的环评审批,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严禁建设与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

活动结束后,市民反响热烈。陆先生表示:"原来水生态安全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王女士则承诺要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朋友,从日常节水做起,以实际行动守护水生态安全。

本次活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让"维护水生态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重庆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共同守护美丽家园的水生态安全。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廖平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