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抓发展 | 通过科创赋能促进区域协同 万州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06-22 19:19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陈军
6月10日,位于万州区的威科赛乐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封装模组生产线正式投入量产,企业成功打通了从关键原材料提取、核心芯片制造到高端封装模组的全链条环节,在全国率先建成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全产业链基地。据了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芯片—模组”全产业链基地建成后,将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发展。

5月30日,在万州区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万州产发集团、重庆江东机械、重庆市九龙万博新材料科技公司、重庆湘渝盐化等企业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强调,要提速打造“3233”现代制造业体系,做大做强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医药化工3大主导产业,提速升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2大特色产业,创新打造前沿新材料、生物制造、氢能及新型储能3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沉浸技术、人工智能3大未来产业,共创万州制造业新辉煌。
 
据了解,万州区将实施主体融通发展行动,通过构建“龙头牵引、梯队成长、生态共生”的现代产业主体矩阵,分阶段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到2027年,力争培育200亿级“龙头”企业2家、100亿级“梁柱”企业3家、50亿级“根柢”企业3家、10亿级“星火”企业15家。培育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到2027年,力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家、120家,力争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80家。
 
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打造“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产业创新综合体”的创新驱动网络。到2027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数量分别突破220家、2800家,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分别达到3个、35个,培育市级制造业中试平台2家,孵化产业创新综合体1家。通过加强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定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重点)科技专项,支持优势企业开展第三代半导体、车联网、新型储能等创新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到2027年,力争60个项目纳入重庆市技术创新指导性项目推荐目录。为发挥万达开产教联合体、明月湖万州特色园区等平台优势,万州将加强科技成果捕捉和产业化运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到2027年,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
 
在区域协同发展行动方面,万州经开区将发挥主战场作用,通过提速打造5个中小企业集聚区,清理盘活镇乡街道闲置土地、厂房、楼宇等资源发展工业项目。在推进万达开云产业一体化方面,联合达州、开州、云阳共同打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医药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万州经开区功能延伸至达州、开州、云阳,探索共建万达开国家级高新区。加强渝东北产业协作配套,协同开州打造渝东北千亿级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协同云阳、忠县等地打造三峡库区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协同梁平、开州等地发展低空经济、中药材加工贸易等,协同丰都、梁平建强先进材料产业链。支持企业引育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实用人才,万州将深化校企合作,支持在万重庆三峡学院等高校、职业院校与工业企业以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摄影报道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廖平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