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本轮暴雨灾情为啥平稳? 三级治理平台提升风险预警是 “秘密武器”
08-12 23:26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董亿
连续2天大暴雨后,12日重庆雨后天晴。

当市民们惬意享受高温炙烤后的清凉时,全市奋战在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一线的工作者却依然绷紧安全弦,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刻也不敢松懈。

重庆在11日刚刚过去的这场旱涝急转、点强面弱的暴雨中经受住了考验。

8月12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市应急局为“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团“揭秘”了重庆市确保本轮暴雨灾情平稳的“秘密武器”:三级治理平台提升风险预警和部门协同能力是关键。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小程序“小流域”成预警源头

重庆在连晴高温后突然强降雨。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强降雨,多地雨量较大,渝西近100毫米,渝东北达225毫米,灾情突出,10日有20起,11日增加5起,“转移人数近12000人”。

为应对本次旱涝急转、点强面弱的暴雨特点,该局提前预警,派出480名专家、网格员等下沉到一线,对隐患进行排查。全市上下贯通,确保将隐患遏制在发生前。

据该负责人介绍,三级治理中心在本轮暴雨中的地质灾害预警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数字重庆建设启动以来,该局第一批启动建设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并不断迭代更新,实现三级贯通,以数字赋能地灾防治能力。本轮强降雨以来,该局通过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平台,每天实时召开视频调度会,研判强降雨地灾防治形势,落细落实防范应对措施。“通过三级治理中心把我们监测到的风险指数和相关的数据一起监管起来”,与其他行业、部门如交通、水利、海事、航道等共同协作,把可能的险情前置处理,从而及时、有效控制险情。

该局还开发了预警小程序“小流域”,其预警可到区县、乡镇。本次对重点区县提级到村、社,针对性更强,并根据天气预报进程进行24小时、12小时、6小时、2小时、1小时的递进式预警预报。此外,“小流域”还能根据天气预报信息,可迅速计算出全市的风险情况,进行减排、纠偏后,再向全市发布预警。它发挥着划分“灾害重点、次重点、一般” 的功效,成地质灾害预防风险隐患的源头。

市应急管理局:借助数字应急“大脑”确保灾情平稳

市应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本轮强降雨应对非常具有代表性“降雨前就已经连晴高温18天,大量区县干旱程度较重。一场雨下来,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极高。所以具旱涝急转、点强面弱的暴雨特点,一旦发生灾害,极难防。”

该负责人称,“以防为主则是我们的着力点。”今年全市新增配备装备3.1万台套,包括专业高精尖级、常态级等,按市、区县和乡镇梯级进行配备。“这次应对暴雨,我们通过三级治理这一平台,借助了数字应急的‘大脑’之力,确保了本轮大雨灾情预警处置的平稳态势。”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董亿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廖平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