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13日,川渝两地联手推动节水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节水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成功举行。此次活动汇聚国家部委、流域机构、川渝水利部门负责人,院士专家及55家首批联盟成员单位代表近200人,共谋节水产业新未来。大会不仅宣告联盟成立,更见证了15.5亿元“节水贷”绿色金融项目签约落地,以及国家级节水产业园揭牌,标志着川渝节水产业“双核引擎”驱动格局正式形成。
联盟:整合55家资源,构建创新“第一核” 联盟由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首批成员单位达到55家,涵盖节水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服务咨询等全链条的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在长江委、四川省水利厅、重庆市水利局指导下,联盟以“节见未来 水润双城”为主题正式揭牌成立。联盟将引领成员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三大领域,整合“产学研用”资源,构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致力打造节水产业创新高地,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第一核”。
产业园:国家级定位+金融赋能,铸就实体“第二核”在重庆北碚举行的首届峰会上,国家级节水产业发展的核心物理载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节水产业园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隆重揭牌。该产业园立足重庆、扎根成渝、辐射西部,定位为国家级节水技术创新高地和产业聚集区,将重点发展节水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智慧水务服务。中国四联集团等6家企业和西南大学等2家科研院所作为首批单位强势入驻,为产业园注入强劲动能。

金融活水同步涌入:重庆荣昌、垫江、万盛经开区3个“节水贷”项目成功签约,撬动15.5亿元绿色金融资金落地(农发行重庆分行),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产业园作为汇聚项目、技术、资本的实体平台,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第二核”。
高端智慧碰撞,共绘绿色蓝图大会邀请王复明院士等专家作主题报告,业界代表分享实践经验。联盟成员召开首次会议共商发展大计。峰会上举办的节水沙龙深度对话环节,汇聚高校(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企业(中国南水北调生态环保、中国四联、重庆水务环境)精英,围绕“节水技术创新 智慧节水产业链发展”深入探讨,一致认为联盟将成为整合成渝优势、突破技术瓶颈、引领产业标准、拓展应用市场的核心枢纽,有效联动“双核引擎”。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成渝地区节水产业迈入联盟(组织创新核)与产业园(空间实体核)“双核引擎”协同驱动的新阶段。未来,这一“双核引擎”将充分发挥平台聚合与空间承载优势,持续推动节水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绿色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共筑节水产业新辉煌。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