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援藏三十年真实故事为原型 重庆首部援藏题材电影《藏地心迹》在渝首映
08-29 17:29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杨新宇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重庆派遣援藏干部30周年,一批批巴渝儿女奔赴雪域高原,竭尽“重庆所能”,用热血和汗水书写了壮美的援藏诗篇。8月29日下午,重庆首部援藏题材电影《藏地心迹》首映礼在两江星悦荟 UME 影城举行。
 
   据悉,这部电影根据重庆知名作家周鹏程同名长篇报告文学改编,其原著作品于2019年获重庆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1年获第九届重庆文学奖。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管洪,市作家协会荣誉主席黄济人,部分援藏干部代表和电影部分演职人员和观影市民270余人参加了电影首映礼,并一同观看了影片。
 
  该片的原著作者兼出品人周鹏程介绍,影片由重庆首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西藏司瑶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耗时三年多拍摄制作完成。
 
    影片以重庆援藏人为原型,讲述援藏干部与当地群众共同救治手臂重伤藏族少年扎西的故事,生动展现汉藏一家亲、民族大团结,以及国家援藏战略为西藏带来的巨大发展变化。
 
    他还阐述了影片的三大核心价值:影片涵盖援藏战略、民族团结、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庆援藏30年等核心属性,是民族政策实践样本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巧用藏族传统乐器扎木聂,结合西藏大美自然风光,彰显高原创作匠心;聚焦援藏群体,覆盖医者仁心、教育奉献、家国情怀等多元主题,呼应援藏人对自身工作影像呈现的愿景。
 
    导演张新称,影片充分利用西藏的雪山、草原、湖泊等自然风光,通过精心构图与色彩搭配,增强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同时坚持真实故事改编原则,力求每一个情节和细节都真实可信,以触动观众内心、传递正能量。此外,影片还强调民族团结主题,展现藏族人民与援藏干部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人们携手共进创造美好未来的景象;在拍摄手法上,结合纪实与艺术风格,提升影片的艺术品质和观赏性。​
 
    重庆市自1995年开始对口支援西藏昌都地区。30年来,重庆已选派十一批精兵强将支援昌都建设与发展,且自2015年起开展教育、医疗等组团式援助,让昌都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映礼上,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代表重庆市第八中刘忠骅、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代表重医附一院向睿教授结合自身在西藏昌都开展教育帮扶、医疗支援、民生改善等工作的经历,分享了真实感受与具体案例,在场观众深受援藏干部奉献精神的感染。​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管洪观看了影片后表示:“影片是对重庆援藏工作的生动总结,也是用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援藏故事的重要实践。”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高度认可。​
 
    据悉,电影《藏地心迹》将于今年12月18日在全国公映。​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
 
主编 杨圣泉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