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未来∙2025硕博人才交流会专场活动启动 为重庆数字经济汇聚高端智力
08-29 17:44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陈军
8月28日,为北京理工大学数字经济高端人才量身定制的对接盛会“数智未来·2025硕博人才交流会—北京理工大学专场”在渝亮相。这不仅是“百万人才兴重庆”引才品牌的延伸,也是重庆推动数字经济人才集聚的又一次精准落子。据统计,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共吸引了194名硕博毕业生对接洽谈,共收到简历128份,达成就业意向38人。
精准对接 释放人才留渝潜力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自2019年落地以来,已为学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32名。为进一步促进北理工优秀学子扎根重庆、服务重庆,本次活动着力打通人才“培养链”与“就业链”的关键环节。
为确保对接精准高效,市场管委会针对性设计了“职业指导+精准交流”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是职业指导前置,邀请知名企业HR高管、职业规划专家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从简历优化到面试技巧,从行业趋势到职业规划,帮助他们锁定与专业方向、发展目标匹配的岗位。二是供需匹配前置,充分发挥校地合作优势,收集到194名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定向培养的硕博人才信息,专业涵盖材料工程、控制工程、通信工程等12个数字经济核心专业;征集到用人单位24家,提供数字经济相关岗位需求551个,促使人才与企业提前开展线上交流。
活动当天,现场气氛热烈,主办方精选了14家我市数字经济领域的标杆企业在现场与人才进行深度沟通。在前期深入的岗位需求挖掘和精准的人才画像分析的助力下,企业岗位与人才专业匹配度高达90%,同学们直奔心仪的岗位,与企业HR和技术大佬们展开了深度又高效的交流。从技术前沿聊到职业发展,从行业趋势聊到重庆生活,每一个角落都在进行着有价值的对话。
现场签约 人才城市“双向奔赴”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管委会主办,重庆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承办,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两江新区市场、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协办,面向北理工2026届数字经济领域硕博毕业生,邀约24家优质用人单位精准匹配岗位需求。
活动中,我市三家重点数字经济企业——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先后上台推介,充分展示了重庆数字经济的发展活力与求贤若渴的诚意。来自北理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梁彬同学在发言中真诚地表达了对重庆发展机遇的看好与扎根山城的决心。
会场特设的“签约仪式”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机械工程、兵器工程等专业的4名同学与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签订了初步就业意向协议,这也标志着本次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其实一周前就通过活动预告了解到这场交流会,我立刻报名参加了主办方开展的职业指导培训。”车辆工程专业的赵同学面带笑容地说道,“作为一名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我非常向往研发高级工程师这样的岗位。得益于前期培训,今天我不仅带来了精心修改的简历,还精准地找到了与我专业高度契合的岗位,更难得的是可以直接与企业技术负责人深入交流前沿技术和职业前景——这种全方位准备的机会,对我们工科生来说实在太难得了!”一旁的招聘负责人黄先生也深有同感:“这种定向邀请的模式,效率非常高,双方可以迅速切入技术细节,大大提升了高端研发人才的匹配成功率。”
聚才蓄能 绘就数字经济蓝图
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作为首家国家级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已在数字经济领域深耕三年。自2022年成立以来,市场围绕“引、育、留、用、转”全链条发力,累计举办数字经济人才专场(专区)引才活动207场,引进相关人才1.8万余人;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训7.4万余人次,完成数字技能类职业(工种)评价3.7万余人次,为数字经济发展持续“补血”。
市场不仅在数量上追求突破,更在结构优化和匹配度上下功夫—构建了“1个国家级市场、1个重庆数字经济人才联盟、10个左右分市场、N个工作站”的“1+1+10+N”体系,吸引101家园区、科研机构、高校、重点企业加入联盟;在南岸、北碚、巴南、永川、两江新区、奉节等地设立分市场,在高校和龙头企业建设工作站68家,将服务网络延伸到产业一线。
“市场的作用不仅是把人请来,更重要的是让人留下。”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活动设计到后续服务,都紧扣岗位需求和人才特点,“引才不是终点,留才、用才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