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脚步渐近,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即将迎来师生集中返校,校园用水量将大幅增长,供水系统也将进入高负荷运行阶段。8月29日,来自重庆市城市管理局消息,为应对暑期校园供水设施停用、维护滞后可能引发的积垢、管道锈蚀等问题,切实守护师生饮水健康,按照“渝城护学”专项行动要求,我市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已全面启动秋季开学季校园水质专项监督检测工作,联动教委等部门加强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指导,为新学期师生饮水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今天现场检测的有4项指标,消毒剂余量、浑浊度、臭和味等。经过现场检测,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其他还有 19 个项目需要送回实验室再继续做检测。”在科学城巴蜀中学校园的水质检测现场,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重庆监测站工作人员一边记录检测数据,一边向记者介绍。重庆晨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检测人员携带专业设备,对校园供水点进行抽样,从水样采集、指标检测到数据记录,每一步都严谨细致,确保检测结果精准可靠。

为何要在开学前开展校园水质专项检测?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重庆监测站站长王良超说:“假期期间,食堂与宿舍区域用水量大幅减少,导致自来水在供水管道内停留时间显著增加。这为微生物繁殖创造了条件,可能影响饮水水质安全。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水健康,需针对性开展水质专项监测,确保水质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才能让师生在返校后放心使用。”据介绍,此次专项检测严格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除了现场检测消毒剂余量、浑浊度等指标外,还会对重金属、嗅味物质等共计 23 项关键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师生饮水安全。
据了解,从本周开始,市供节水事务中心已在中心城区启动 30 所大中小学的水质抽样检测工作,检测队伍深入校园食堂、宿舍、教学楼等重点用水区域,逐一开展监测。同时,全市各区县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也同步组织检测单位走进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等,实现水质抽检覆盖各类型学校。“水质安全关乎师生健康,做好校园水质‘体检’,让师生喝上‘放心水、安全水’至关重要。”市城市供节水事务中心主任余德芬强调,为保障检测与整改高效衔接,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将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及时完成处置,最大程度降低用水安全风险。
据了解,重庆各区县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供水企业还将指导学校建立科学用水制度,协助开展供水设施清洁消毒和设备维护保养,针对老旧锈蚀管道提供更新改造建议;通过发放饮水安全和节约用水宣传手册、科学用水文创产品等形式,向师生普及饮水安全知识和科学用水方法,增强了大家对供水安全的参与感和信任感。我市将持续加大校园供水水质监管力度,动态跟踪水质变化,深化科学用水指导服务,及时响应学校需求,全力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健康的饮水环境,护航秋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市供节水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