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25中国摩托车重庆论坛在悦来温德姆酒店举行。以此拉开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的精彩大幕。本届论坛以“聚力·突破”为主题,为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届摩博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商会重庆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重庆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旨在倡导“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展示产业发展成果,引领行业发展,促进经贸合作、推动文旅融合,积极推动中国摩托车产业迭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庆摩托车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 在论坛上,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涂兴永表示,重庆是世界知名的摩托车之都。自1979年重庆第一辆摩托车研制成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重庆摩托车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涂兴永用“五个更”描绘了重庆的摩托车产业新图景。
一是产业规模更大。今年1—7月,重庆摩托车产量达到425.8万辆,同比增长20.6%,高于全国10.2个百分点,占比超全国总产量的1/3,产值627.5亿元,同比增长24.9%,预计全年摩托车产量突破800万辆,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原定的规划目标提前将近两年实现。
二是出口态势更好。今年1—7月,重庆摩托车出口361.8万辆、同比增长36%,高于全国12.5个百分点,出口金额156亿元、同比增长43.2%。
三是企业实力更强。宗申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2025年榜单中唯一的摩托车企业。隆鑫、宗申、银翔三家企业稳居全国燃油摩托车销量前10,隆鑫、宗申、银翔等5家稳居全国摩托车出口前十。

四是产品结构更优。今年1—7月,重庆中大排量摩托车产量约12万辆,同比增长71.4%,电动摩托车产量达145万辆,同比增长34%。宗申、隆鑫成功研发自平衡盲区监控智能化技术,近五年高端智能电动车销量增长2倍。
五是产业生态更完善。雅迪、台铃、爱玛全国排名前10的企业有7家落户重庆,电动摩托车、车架、灯具、仪表、轮毂等就近实现配套。
涂兴永透露,下一步,重庆将紧紧围绕持续打造世界摩托车之都的目标,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持续推动摩托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此,重庆将支持传统燃油摩托车企业加强大排量、高性能车型研发,加速突破中高端市场,支持电动摩托车企业加大长续航、高性能电动摩托车产品开发,不断巩固电动踏板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等优势市场。加速建设4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等,重点突破高性能电池、高集成电驱、智能网联系统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智联化、网联化、电动化成为产业发展大趋势 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宗申集团董事局主席左宗申表示,当前,全球摩托车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中国摩托车产业历经多年转型升级,正逐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中国品牌凭借技术突破、品质提升,逐步跻身全球前列。智能化、电动化的创新实践,更让中国成为引领全世界摩托车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左宗申看来,当前,国内消费需求双重升级,摩托车作为出行工具,仍是老百姓便捷通勤的重要选择,休闲娱乐型摩托车市场持续升温,摩托车正成为旅游体验、社交互动的新载体,个性化、高性能、智能化的产品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为产业开辟了全球增长空间。
国际市场,亚非拉地区作为全球摩托车的核心消费市场,出行工具属性的需求仍然庞大。同时,随着地方经济发展,中高端产品需求逐步释放,为中国摩托车企业出海提供了增量蓝海。
“从技术趋势看,智联化、网联化、电动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左宗申说,依托这些技术创新,中国摩托车产业正推动全球产业生态重构,即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高峰。

战略增长专家、竞之道咨询创始人陈名友也表示,当下中国企业面临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中国经济从中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企业数量激增,众多企业挤在同一赛道“内卷”。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且新增长动能难寻,产品同质化严重、供给过剩,技术升级未达预期。
企业为求增长采取的诸多战术,如扩产品线、打价格战、盲目追风口、频繁换将、并购等,多为战术性增长,不仅未带来良性可持续发展,反而使企业陷入增长误区,破坏长期战略发展潜力。
立足产业升级“向新”“向上”提升整体竞争力 面对机遇和挑战,摩企要如何实现突破?
企业唯有摒弃短视的战术性增长,以升维思考拥抱战略增长,深耕产业、升级赛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左宗申建议,摩托车产业要坚持自主创新,且要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打造具有全球辨识度的中国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力。
同时,推动产业升级提能级。行业要紧跟国家智能制造、绿色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实际,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加快产品结构优化,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此外,企业要重视品牌培育与文化建设,以品牌力引领市场需求,摆脱低价竞争的误区,构建品牌溢价、价值驱动的发展模式,增强企业长期竞争力。
他还强调,摩企要拓展国际市场版图。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布局全球市场,推动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供应链出海升级,通过本地化运营、差异化产品策略,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与话语权,构建全球一体化的产业生态。
“立足产业做增长,才有无限机会。”陈名友提到,智能电动摩托车是一个很有趋势性的赛道。摩托车行业技术创新会带来大排量摩托车赛道(500-800CC)、自动挡摩托车赛道、智能化赛道等,很多在汽车上的技术开始下放到两轮车领域。
据悉,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于9月19日—2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本届摩博会展览总规模达16万平米,包括7个室内展馆和多个商务对接、室外动态展示、互动体验区域。参展企业达950家,创历届最高。其中全球摩托车、电动车品牌合计75个,现场动静态展示车辆3000余款,车型覆盖巡航、踏板、街车、休旅、越野、轻便电摩、高速电摩等摩托车型。
本届参展企业覆盖摩托车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代表了全球摩托车行业最优秀的制造能力,展会将纵向展示摩托车产业链上中下游全球领先的产品和技术成果,举办新品发布会22场,试驾活动11场;横向展示摩托车供应链周边领域、商贸销售、视频电商、创意设计、骑行服务、文化传播、金融投资等配套服务,着力营造和扩展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生态圈。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