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至30日,在京举行的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正式启动“劳模工匠助企行”,致力于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作用,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华全国总工会计划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力争到2025年末,实现组织2万人次劳模工匠参与此项活动,为企业解决2万个现场技术问题,帮助10万人次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
匠心铸梦,向新而行。9月23日,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开幕,大会将在9月26日闭幕式上发布“劳模工匠助企行2.0”。在本届大会上,“助企行”再成热点!9月24日,大国工匠代表们分别走进重庆4家企业(单位),开展“助企行”;同一天,上海“劳模工匠助企行”分论坛在渝举行。9月25日下午,川渝两地工匠合作论坛沙龙座谈主题同样聚焦“劳模工匠助企行”。

2023年7月,全国总工会启动了“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试点工作,在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5个省市先行先试。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市劳模工匠技术服务总队队长、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班组长王曙群说,通过开展“助企行园区直通车”系列活动,不仅为劳模工匠服务企业拓展了渠道,也让企业就近就便享受到“劳模工匠+企业服务管家+投融资专家”“一站式”服务。这两年,有数十名队员与企业签订协同开展产品研发协议。
9月24日下午,在工匠力量2025分论坛上,大国工匠、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首席技能专家刘云分享了自己参加“助企行”的体会。刘云清及其团队助企活动直击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例如,在江苏常州,刘云清曾帮助企业修复一台进口关键生产设备,及时化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这种精准的“上门问诊”,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此外,刘云清非常注重经验的传承,通过“师带徒”等形式,为各地培养了一批未来的技术骨干。此外,常州市推出的“揭榜挂帅”清单等创新模式,允许像刘云清这样的劳模工匠跨企业参与技术攻关。另外,刘云清等大国工匠深入新疆、青海等地区开展助企活动,不仅带去了先进技术,也激发了当地产业工人的创新热情,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王曙群和刘云清,只是“劳模工匠助企行”中的典型代表。其实,还有更多的大国工匠在各自领域和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企行动,助力提升新质生产力,而这,恰与本届大会主题“匠心铸梦,向新而行”不谋而合!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