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期硕果累累   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圆满闭幕
09-26 22:20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陈军
9月26日下午,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与重庆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闭幕。闭幕式上,与会代表共同观看了大会精彩瞬间回顾视频,特写镜头中,手掌上的老茧与创新成果相映成辉,展现的是工匠们“择一事,终一生”的笃定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国工匠代表、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带电作业高级技师王月鹏宣读了致全国各行各业工匠的倡议书,号召各级工匠以匠心铸梦、用技能报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闭幕式还举行了“大国工匠重庆行”集中签约仪式、现场发布“劳模工匠助企行2.0”。据介绍,“大国工匠重庆行”活动得到了各位大国工匠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91个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与重庆创新工作室联建,98人在渝“师带徒”结对136对,206人与相关企业联合攻关,275人次受聘担任企业创新工作室技术顾问、红岩大思政讲师团成员、工匠学院兼职导师,线上线下推动解决近300项技术难题,标志着工匠精神的种子已在这座城市深深扎根。



本次大会汇聚了265位大国工匠、1700余名省市级工匠以及277个全国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集中展示了2200多项职工创新成果;参会阵容堪称“工匠天团”,包括31个省(区、市)总工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工会的代表和行业翘楚云集。大会期间,106名大国工匠展示了308种创新工作法;206名大国工匠深入69家企业开展技术帮扶,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并签约师带徒;85名大国工匠通过“工匠面对面”“工匠故事角”等活动分享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大会历时四天,取得丰硕成果。


大会围绕“大国工匠与智能制造”主题举办主论坛,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两院院士,科研机构、知名企业、高等院校代表,地方工会负责人和大国工匠代表等共同探讨高技能人才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分论坛涵盖“大国工匠培育与工匠学院建设”“巾帼工匠”“工匠力量2025”等多个专题,并围绕“劳模工匠助企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创造”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这场以“匠心铸梦,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顶尖创新成果,更彰显了工匠精神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匠心铸梦、用技能报国”的呼声成为了所有与会者的共识。


据了解,展示将持续至9月27日下午。会议期间,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区成为一座浓缩了“中国制造”精华的博物馆——整个展区采用简洁工业风与智能化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融入VR虚拟现实、AI交互、数字人等前沿科技,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科技互动体验。作为大会的“东道主”,重庆展区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展示了当地产业的创新发展实力。中国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自动化线多功能检测平台,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展示的同频定相保护极性测试新方法,都是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在全国总工会展示交流区,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带来的神舟飞船空间对接机构,助力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带来的核电站复杂环境下智能检修机器人,可以同时完成主泵电机上下双箱换油补油检修。本届大会首次设置了全国职工“五小”成果(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专题展示交流区,充分展现基层职工的创新活力与智慧。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车辆段的动车组95K系列板卡自动检测仪、四川的超声波燃气表应用、新疆的自适应液位电动脱气器、山西的机器人CO2打底焊接系统等近200项优秀成果在此展出……




此外,大会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2463篇,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工匠人才培育工作的积极成效。大会推出《匠人匠心》宣传片、《匠心致远》专题节目、无人机致敬大国工匠灯光秀、“匠小渝”IP形象等,营造了尊崇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大会开幕前一天晚上,重庆以地标建筑为大国工匠点亮和无人机在夜空中绘出工匠精神的图谱欢迎远道而来的工匠代表和嘉宾,与城市灯火交相辉映。正如一位与会工匠所说:“每一位工匠都是中国制造的基石,每一次交流都是创新的火花;匠心铸梦,向新而行!”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摄影报道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杨圣泉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