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地坝嘴打糍粑去!300人同吃“团圆饼”
09-28 22:53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郑三波
“嘭、嘭、嘭!”木槌起落,糯香四溢。9月28日,丰都社坛镇地坝嘴村的文化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打糍粑”大会火热上演。数百名村民围在一起,笑声、号子声、捶打声汇成一片,共同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团圆饼”。

这场名为“携手邻里迎中秋 拥抱祖国庆国庆”的活动,在《国歌》大合唱中拉开序幕。村民们自编自演的《祖国你好》、《明天会更好》等节目,引得台下掌声不断。“这些节目既有老味道,又添了新花样,看得人心里热乎乎的!”村民张大姐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活动的高潮,当属“打糍粑”。广场中央,几口大石臼一字排开。青壮年们轮番上阵,挥动沉重的木槌,喊着号子反复捶打石臼中蒸熟的糯米;妇女们则围在一旁,眼疾手快地将打好的糍粑团成圆饼。

最兴奋的是孩子们,他们争相用模具把糍粑压出“五星”“月亮”等造型,小手沾满了糯米粉,脸上笑开了花。

“慢点慢点,要趁热翻,力气要用匀。”72岁的李爷爷站在石臼边,手把手指导着年轻人。他动情地说:“这石臼是我爷爷那辈传下来的,今天用它打糍粑,既是庆丰收,也是传手艺。”

刚从外地务工回来的王先生,接过一块热乎乎的糍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在外打工一年,最馋的就是这口家乡味!今天和乡亲们一起打糍粑,感觉年味都浓了!”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糍粑送福”环节,志愿者们把包装好的糍粑,挨家挨户送到村里独居老人手中。一块小小的糍粑,传递着浓浓的邻里温情。

社坛镇宣传委员梁其红介绍,此次活动是该镇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的缩影。近年来,该镇依托关工委、养老互助会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传统节日。

临近中午,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格外鲜艳,与中秋的团圆氛围交相辉映。村民们手举国旗,齐声高唱《歌唱祖国》,嘹亮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

正如村民们所言:“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这块由300人共同制作的“团圆饼”,嚼在嘴里是香甜,化在心里是乡情,更是对家国团圆、未来更好的坚定信心。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杨圣泉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