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配对讲机的物业安保人员成为渝中平安的“最小应急单元”
10-14 13:07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陈军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近日,渝中区解放碑商圈工作人员游玉群通过视频监控发现,有三名年轻男子正在车库内四处张望,且有拉车门的动作,行迹非常可疑。于是他当即向辖区大阳沟派出所报警,并联合单位“最小应急单元”力量袁朝兵和吴洋一同前往现场对三人进行阻拦。三人到案后,经民警调查核实,系三人意欲通过拉车门进行盗窃,正在停车场熟悉环境时被工作人员发现。

这场不到10分钟的紧急处置,没有惊险的对峙,却藏着基层治安治理的关键密码——参与拦截的三名保安,并非普通的安保人员,他们还有一个共同身份:商场“最小应急单元”的核心成员。

整合多方力量,织密群防群治网络

渝中区公安分局大阳沟派出所地处解放碑中心,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商户密集、业态多元。如何将辖区内的群众、保安、商户志愿者等力量有效整合,形成一支“平时能防范、战时能应急”的基层治理队伍是渝中公安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此,渝中公安立足实际,整合资源,以大阳沟派出所为例,建立了以物业安保人员为主体的“最小应急作战单元”,通过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将这些分散的“个体力量”汇聚成“集体力量”,让每一位成员都成为社会治安治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进而实现“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处置”的目标,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使突发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成员配对讲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八一路有两组游客发生纠纷,请立刻赶往现场调解!”今年8月,大阳沟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在八一路好吃街有群众发生纠纷,民警立即通过对讲机呼叫八一路岗亭“最小应急单元”成员到场处置,在民警到达现场之前,在成员的协调下,双方就已经握手言和。

在社会治安治理中,“时间就是安全”,能否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第一时间沟通协调、第一时间处置突发情况,直接关系到治理工作的成效。为此,在分局指导下,大阳沟派出所成立指挥调度中心,建立微信群,确保通信畅通。同时,每个最小应急单元以2-3人为一组,除配备一套基本的防暴器材外,还配备了对讲机,当突发情况发生时,单元成员只需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其他成员便能在瞬间收到信息,迅速响应。例如,某小区单元成员在巡逻时发现一名可疑人员试图撬门盗窃,他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其他成员通报位置和情况。

附近的单元成员在收到信息后,短短几分钟内便赶到现场,对可疑人员形成合围,有效阻止了盗窃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将可疑人员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在面对火灾、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况时,对讲机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一键呼叫、全域响应”的信息联通模式,大幅缩短了应急处置的时间,提升了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截至目前,大阳沟派出所辖区“最小应急单元”成员已协助处警158起,上报线索15次,协助抓捕14人。

公安牵头培训,打造高素质治理队伍

虽然“最小应急单元”以群众力量为主体,但要实现高效的治安治理,离不开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渝中公安作为社会治安治理的主力军,派出所联合特警支队不定期为“最小应急单元”成员组织专业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让“群众军”变成“专业队”。​截至目前,大阳沟派出所已经开展3期培训工作共65人。​

“最小应急单元”通过整合多元力量,形成了“警民联动、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最小应急单元”,让渝中更平安。​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渝中警方供图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杨圣泉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