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社区办事到“家门口”办事 江津“红领津”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米”难题
10-31 13:06 新重庆-重庆晨报 记者 郑三波
曾经需要跑近一公里去社区办事,如今在小区楼下就能解决——这样的转变,正在江津区几江街道的多个小区悄然发生。针对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难题,几江街道以武城社区为试点,打造了“红领津”党群服务微枢纽,推动服务下沉、力量前移,实现“治理到家门”。

“以前办个事,得专门跑到社区居委会,来回折腾。”10月31日,江津区几江街道武城社区生活林小区的居民陈阿姨感慨道。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末梢堵塞”,社区盘活小区闲置空间,打造了“红领津”党群服务之家,集成了政策咨询、事务代办、矛盾调解等六大功能,让居民“抬脚就能到,有事随时找”。

治理的关键在于主动响应。几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江街道在每个微枢纽配备了社区工作者与网格党员,实行“包干制”管理,每周至少三次上门走访,建立居民需求台账。鹏程花园网格党员刘维德在走访中发现独居老人“吃饭难”问题,随即联动社区推出“送菜上门”服务,让精准关怀直抵家门。

“生活林小区曾因加装电梯引发业主激烈争执。”这名负责人说,“红领津”驻点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介入,组织业主、物业、法律顾问现场协商,仅两次调解便化解了矛盾。据统计,依托“一线调处机制”,社区将278起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区内部,其中九成实现“萌芽中解决”。

“红领津”更是一个共建共治的平台。明月香山等小区吸引了500余名在职党员、100余名志愿者及多家社会组织加入,共同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假期托管等服务,累计解决公共事务问题72件,形成了“大家的事大家办”的治理新生态。

 从“跑社区”到“家门口”,几江街道通过“红领津”微枢纽,让服务触手可及、矛盾就地化解、共治蔚然成风。目前,居民满意度攀升至98%的背后,是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真正畅通。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廖平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