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改革与成长多元融资机制改革,10月2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和重庆市小微担保公司协办的“2025重庆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行动走进异地商会座谈会议”在九龙坡区举行。多家异地商会代表与重庆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团成员单位齐聚一堂,开展面对面座谈与精准对接。
本次会议旨在搭建政企银高效对接平台,将金融活水精准导向异地商会中的中小微企业群体。

▲座谈会现场 刘站树/摄
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通道据悉,作为重庆落实《重庆市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改革工作方案》的关键举措,本次座谈会聚焦异地商会企业融资痛点。前期调研显示,重庆约60%的中小微企业因抵押物不足导致贷款获批率低,35%的企业面临垫资引发的现金流压力,渝东北、渝东南等区域异地商会企业还存在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
“民营经济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稳增长、促创新和改善民生的方面发挥作用,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庆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定平在致辞中表示。他介绍,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630.88亿元,同比增长5.3%,占经济总量比重达60.5%,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蒋定平指出,异地商会作为市外来渝投资企业的商会组织,既是连接政府、市场与企业的重要纽带,也是连接重庆与各省区市的重要纽带,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信息优势和服务优势,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融资效率等方面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我们将与市委金融办等部门通力协作,全力支持商会在金融服务中发挥巨大作用。“
随后,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走进异地商会相关工作情况。他提出,希望金融机构要有效发挥服务作用,深入了解企业痛点难点,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对接,用好银担风险等多方风险承担机制,推动相关征信政策见效落地,通过对接机制和异地商会沟通协调,搭建桥梁之后建立特有的融资服务产品。
双向奔赴创新服务共促发展座谈会上,重庆市陕西商会、重庆市河北商会、重庆市上海商会、重庆市山东商会等商会负责人相继发言,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各商会代表首先对市工商联牵头搭建政企银对接平台表示感谢,随后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提出具体诉求,普遍希望能与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政策宣讲、产品推介等形式减少信息壁垒,同时期待金融机构针对异地商会企业特点,开发更便捷、更适配的融资产品。
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参会金融机构积极回应,围绕企业融资难点介绍专项产品与服务举措,共同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与会金融机构代表在交流中一致表示,本次融资对接会精准打通银企信息壁垒,为金融机构下沉服务、精准投放资源提供了清晰方向,也是优化重庆地方金融生态、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行动显成效覆盖企业超20万家重庆市于今年5月14日正式启动“2025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行动”。该行动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整合多方资源,推动金融服务下沉、政策精准落地。截至目前,已吸纳25家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组建“重庆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团”,意向支持额度达3484.3亿元,全力为企业开辟绿色融资通道。
截至今年上半年,“重庆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团”累计授信金额达1280.16亿元,惠及企业42339户,实际放贷850.64亿元,支持企业36964户,对接联系企业总数超过7.4万家。同时,已在长寿、璧山、开州成功举办三场融资路演对接会,覆盖企业超过20万家,有效推动银企合作走深走实。
服务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2025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行动”将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宽服务渠道,确保更多中小微企业能够了解并参与到行动中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优化融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
上游新闻记者 吴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