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渝北区国博大道,一些商家频繁地驱赶我们,并对我们恶语相向。尽管我们的夜市摊位与他们的店铺之间有十余米的距离,他们却声称我们影响了他们的生意。”4月12日,一位夜市摊主谢先生向本报反映,他认为夜市与商家之间本应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因为夜市为商家带来了顾客和客流量。他对于商家的这种态度感到困惑不解。
夜市和商家应该如何相处?当地社区等部门又如何处理此事?夜市和商家又应该怎样双赢发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摊主:“部分商家试图驱赶我们” 4月12日,星期六,下午5点半,谢先生和妻子将准备好的新鲜食材装上推车,准备前往摊位开始营业。他们精心挑选了各种新鲜的食材,希望吸引更多的顾客。
“最近去营业时总是提心吊胆,担心不知何时会有其他商家来驱赶我们,或者发生争执。”谢先生表示,他在国博大道摆摊已有四年,过去这里没有现在这么热闹,人流也没这么多,收入自然也少一些,但那时他感到很快乐。而现在,他却难以感到高兴,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随之增加。

当晚7点多,记者来到国博大道26号外的夜市,30多个商贩沿着公路一侧,排成了一条长龙, 夜市中弥漫着烤肉香气和各类小吃诱人味道,吸引大量市民驻足品尝。
与夜市形成对比的是,一排火锅、烤鱼、乡村菜、水果店等商家,这些商家的桌子摆放在人行道上。火锅店冒着腾腾热气,烤鱼店摆满了色彩鲜艳的食材,水果摊上摆放着新鲜多汁的水果,乡村菜摊则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记者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每家商家前的人行道上都划了一条黄线,商家的餐桌和椅子等物品均不得越过黄线。夜市摊位同样被划上了黄线,也不允许超出界限。商家和夜市摊位之间有十余米距离。
“过去没有黄线,只要我们摆摊不妨碍行人通行,就没什么问题。”谢先生回忆道,但随着今年夜市的日益火爆,摆摊的商贩数量激增,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夜市,商家与夜市摊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商家声称我们的摊位占用了他们前面的空间,影响了他们的生意。”另一位摊主无奈地表示,随着夜市规模扩大,商家也开始将餐桌椅摆上人行道,与摊主争夺‘地盘’",甚至有些商家对销售相同商品的摊主恶语相向,试图驱赶他们。
谢先生说,双方发生矛盾次数越来越多,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当地的社区、街道就用划了一条黄线,无论是商家还是夜市摊主,都不能越界经营,这样大家都可以安心经营。
商家:“夜市影响了我们生意”提到摆摊的夜市,一些商家负责人就很抱怨。“他们摆在人行道上占道经营,影响居民通行。”“很多摊主走后,油污垃圾满地,居民就怪在我们头上,说我们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一些市民过来吃饭,看到夜市乱糟糟的,开车就走了,已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意。”……
一家火锅店老板表示,夜市未规范前乱摆摊影响市容,市政部门划线后客流量反增:"以前整治夜市那周,我们营业额下降了不少,恢复后涨了回来。"
“我知道有一些商家担心夜市抢了他们的生意,一直不愿意别人来摆摊,这样的行为还是要不得,这里闹热了,对大家都有好处。”他说,以前整治夜市,那一周他们的生意都不怎么好。夜市继续开业后,生意又好了起来。

记者在现场调查发现,部分商家至今也不太愿意夜市摊在这里。4月初,一商家甚至和摆摊的摊主发生矛盾,双方大打出手,打了起来,很多市民都在围观,场面一度混乱不堪。最后,当地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将双方带到派出所调查,事情才平息。
一摊主拿出当时拍的视频给记者看,“你看这个商家老板很不服气社区和街道划的黄线,想用脚把黄线给抹掉,态度恶劣。”
记者调查发现,夜市摊贩销售散装水果均价从几元到十多元每斤不等,而水果店的精品水果定价在二三十元每盒,二者消费群体明显区隔。但是水果店老板认为夜市摊贩影响了他们销售,于是水果店多次劝摊主不要在这里摆摊,但他们不听,只好找他们理论,在理论过程中发生发生抓扯。
记者来了当天,没有见到水果商贩,而水果店老板又不愿意过多解释。
“我们在这里摆摊,实际上是为商家带来了人气和流量,双方本应实现共赢。然而,商家似乎并不理解这一点,我们也不明白为何会这样。”谢先生表示,许多摊主销售的都是小吃,如冰粉、凉虾、凉面,以及烧烤、手工制品、蛋糕等,都是差异化在经营,而且这些美食的存在还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遇到了来自不同地方的五六群市民。他们有的来自中央公园,有的来自悦来,还有的来自鸳鸯。“我听朋友说,这里的夜市有一些美食非常美味,于是就约上朋友来这边品尝美食,顺便用餐。市民胡娇说道:"这里两家火锅店的味道确实不错。"
“这里热闹非凡,我们经常下楼来享用小吃。”国博领馆一期的业主朱仙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夜市,街道显得冷清。自从有了夜市,这条街变得热闹起来,无论是用餐还是逛街都变得更加方便。
社区:将国博大道夜市打造成悦来的夜市示范点 渝北区悦来街道阳光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人表示,过去夜市和商家的摊位摆放混乱,影响了行人通行。摊贩随意摆放摊位,商品杂乱无章,灯光昏暗,噪音扰民,使得原本宁静的街道变得喧闹。
她说,后来,社区、街道、市政、交巡警等部门联合行动,规范了摊位摆放,设置了明确的摊位区域,并统一了摊位尺寸,使得整个夜市变得井然有序。然而,仍有几家商家认为夜市抢走了他们的生意,特别是水果店经常与夜市摊主发生冲突,上周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场面一度失控。

该负责人指出,水果店与地摊的顾客群体存在差异,前者走的是精品路线,而后者服务于普通大众。两者之间不会产生直接竞争,反而能够形成互补关系,覆盖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从而吸引更多顾客光临。“近期我们持续致力于缓解双方的矛盾,目前已有商家开始调整态度,水果店的经营者也更新了他们的观念。”她透露,经过多次协调会议和深入沟通,部分商家开始理解并支持夜市的发展,他们认识到一个规范化的夜市不仅不会蚕食他们的市场份额,反而有助于提升整个街区的经济活力。
同时,社区和街道等部门正在进一步规范夜市经营,计划将国博大道这个夜市打造成悦来的示范点。一些摊主得知这一消息后,信心满满,表示要大展拳脚,更换新的推车,增加小板凳,安装电灯,营造更好的氛围,吸引更多市民前来。他们计划在摊位上挂起五彩缤纷的灯笼,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出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让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记者获悉,目前该夜市有近40个摊位,经营麻辣烫、蛋糕、炒饭等美食。
记者将了解到的情况向谢先生介绍后,他也承诺将严格遵守规范经营,确保不会给商家、居民以及社区带来任何不便。此外,他还表示会更加诚信经营,致力于将这个夜市打造得更加繁荣。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