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烟盒里的童年
08-21 08:44
□陈维忠

岁月如河,流走了多少记忆,每当闻到那一缕似曾相识的气息,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回20世纪60年代,回到那个与纸烟盒相伴的温馨童年。

那时的孩子,并不讨厌那些“吞云吐雾”的烟民,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得以邂逅那些奇异多彩、画面精美的纸烟盒。这些小玩意宛如神秘的宝藏,成为小男孩心中最炽热的爱。

为了收集这些宝贝般的玩意,我们各显神通,穿梭在大街小巷、茶馆酒店,睁大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若猛然间发现遗落的烟盒,那种惊喜不亚于寻到稀世之宝。与同伴赌烟盒,更是充满了乐趣。将烟盒折成细小的长方形,大家在空地上围成一圈,憋足了劲用手掌拍击。手震得发麻生疼了,就用衣袖助力掀风,往往力气大的、衣服长的小伙伴更占优势。欢笑声、叫嚷声此起彼伏,在空中回荡。

烟盒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中华”烟盒无疑是其中的王者,尊贵而稀有。一个“中华”,足以抵得上几十个普通烟盒。“大前门”“红灯”“牡丹”“石家庄”等牌子的烟盒也是名门望族。“大前门”烟盒上的正阳门,有着老北京的厚重感,灰调底色衬着古朴建筑,是岁月沉淀的韵味;“红灯”烟盒是《红灯记》经典画面,饱含着红色故事的热血与艺术经典的魅力。要是偶尔得到一张“大前门”或“红灯”,我们会像宝贝般夹在课本书里好好珍藏。至于“牡丹”“向阳花”“金沙江”“朝阳桥”之类的烟盒,就是寻常之物,虽不珍贵,可图案也藏着时代气息:“牡丹”的富贵,“向阳花”的烂漫,“金沙江”的磅礴,为我们的收藏增添了色彩。

收藏烟盒的日子,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高档烟盒的数量,仿佛成了衡量小伙伴身价的标尺。谁拥有更多精美的烟盒,谁就能成为当之无愧的“人气王”。若有玩伴慷慨送上一个“中华”或其他稀有烟盒,这份情谊,足以让我们走路带风,炫耀好一阵子。

几十年光阴悄然逝去,当年趴在地上玩烟盒的孩童,如今早已两鬓染霜。那些珍藏在书中、贴在墙上的烟盒,以及那些快乐的时光,连同童年的欢笑与梦想,早已封存在记忆的深处。

(作者系重庆市荣昌区作协会员)
编辑 陈宇
主编 张浩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