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夏季避暑休闲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式之一。8月16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城乡房屋建设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合举办2025年重庆市避暑休闲地产高质量发展大会。本次大会以“伴绿水青山 享避暑休闲”为主题,深入探讨了避暑休闲地产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链深度协同与转型升级,为全市避暑休闲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避暑休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市65岁及以上人口超600万。未来,重庆避暑休闲人群的基数将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将逐渐上升,避暑休闲市场还有巨大潜力。
除市场需求外,曾经制约避暑休闲地产项目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也在加速补齐。 “好不好住”往往是一个避暑休闲地产项目是否有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为此,重庆也在提升品质方面持续发力:物业类型从小高层向别墅洋房延伸;主力户型从一室向两室、三室优化;项目交付由清水房转向全装修。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个区县在建或建成避暑休闲地产项目210余个,建设规模达1795万平方米。如今,重庆正借此良好机遇,进一步发展避暑休闲地产,擦亮属于自己的“新名片”。
说到今年大会的高频词,“好房子”一定位列其中。
目前,“好房子”建设已成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避暑休闲地产项目正是“好房子”建设的重要实践领域。
在安全方面,避暑休闲地产的康养休闲功效,更有利于身心的健康与安全;在舒适方面,利用自然环境优势避暑纳凉,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在绿色方面,优越的气候环境减少空调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在智慧方面,精装修交付比例较高,更易于集成智慧家居、打造可变空间,提升住房的科技含量。
大会现场,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康养分会秘书长姚春苏带来了题为《从资产保值到服务增值——中国避暑康养地产的破局之道》的专题演讲,他表示,发展避暑休闲地产,首先要弄清楚客户是谁?客户需求是什么?针对大多数客群的需求特征,提供附带服务的房子,逐步形成租购并举的商业模式,使资产价值得到最大程度体现。发展康养地产,更要弄清客户需求,针对刚需护理人群打造专业机构,针对高龄老人打造综合养老社区,针对健康活力老人,提供多点居住的优质项目。建立全国性的旅居康养平台,提供附带服务的房子是未来发展趋势。
“避暑休闲地产发展应当率先瞄准‘青年’与‘银发’两大标签客群。”华高莱斯咨询(北京)公司总监吴晓璇围绕新时期重庆避暑休闲地产发展新思维进行了主题演讲,她认为,对接年轻人“文化消费”和“解压治愈”情绪需求,应当提供高情绪浓度的避暑休闲体验;瞄准银发人群,需要做强“避暑康养旅居”,以“自然疗法”打造疗养天堂。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拥军表示,重庆避暑休闲地产建设将以“生态为基,文化为根,交通为脉,产品为核,服务为魂”为总体思路,加快推进。
“当前,我市住房需求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加快转变,避暑休闲地产独特的资源优势,能够助力更好地打造‘好房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房的需求。”陈拥军说,建设避暑休闲地产“好房子”项目,是构建新模式、开辟新赛道、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和生动实践,更加彰显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市住房城乡建委将积极推进避暑休闲地产“好房子”建设,优化“好房子”供应结构,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指导各项目积极打造避暑休闲“好房子”。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