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在2025年突破1600亿美元大关时,一场围绕未来生活空间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巨大的市场机遇背后,是传统制造模式难以克服的痛点: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如何兼得?飙升的成本与激烈的价格战如何平衡?
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2025智博会”)现场及场外,一家深耕铝材加工数十年的企业——西南铝实业公司,用一条“20分钟铝卷变家具板材”的智能产线,为行业提供了一个破局“智造”样本,回答了如何在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的核心问题。9月7日,请跟着记者的视角,为大家解码智能家居背后的“重庆智造”。
盛宴与困局:1600亿美元智能家居市场的“甜蜜烦恼”
在2025智博会N1馆智能家居展区内人流如织。全屋智慧场景从蓝图正逐渐走入现实:清晨,窗帘自动开启,咖啡机飘散出醇香;夜晚,灯光随心情调节,安防系统无声守护。这一切,构成了人们对智能生活的美好想象。

今年智博会聚焦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度主题,设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字城市、智能机器人、智能居家、低空经济五大专业板块,展览规模突破10万平方米,吸引全球600余家企业踊跃参与,集中呈现3000多项前沿产品、尖端技术与落地应用场景,全方位勾勒智能产业新图景。
“此次博览会首次将智能居家单独设立为一个主题,这不仅标志着一场展览的举办,更象征着巨大消费市场潜力的缩影。”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廖成林教授,国家和重庆都出台促进消费的政策,就是看中了智能居家市场。他援引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达1543亿美元,并以17.73%的增速狂奔。“2025年突破1600亿美元几无悬念。这意味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增量市场正在打开。”
然而,市场的“甜蜜”背后,家居制造业却普遍面临着“烦恼”。传统的家居制造模式,尤其是金属家居领域,长期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流程。“高能耗、低效率、高污染”是贴在传统制造身上的标签。定制化需求与规模化生产之间存在着天然矛盾——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意味着频繁更换生产线、调试设备,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交货周期漫长、生产成本高企。
“消费者想要一款独一无二的阳台柜,从下单到收货,可能要等上45天甚至更久。对厂家而言,这笔订单的利润可能大半消耗在了反复沟通、试错和漫长的生产等待中。”一位参展的家居企业负责人坦言,“我们都知道市场很大,只能提高效率、质量,才能地‘吃’到嘴里。”
市场的呼唤与行业的困局,共同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抛给了所有参与者:谁能破解“规模定制”的难题,谁就能掌握开启1600亿美元宝库的钥匙。
答案与速度:20分钟“铝卷”变家具的智慧蜕变
2025智博会呈现的是智能家居的“终点”,而答案,或许藏在制造的“起点”。
距离智博会场馆约50公里外的九龙坡区西彭镇,西南铝实业公司的铝深加工车间里,另一场“智能”大戏正在上演。这里没有炫目的灯光和喧嚣的人群,只有机械臂沉稳的舞动和智能设备有节奏的低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高效而冷静的氛围。

在车间里,一个重达数吨的银白色铝卷被巨大的机械臂稳稳抓起,精准地送入开卷设备。在强大的牵引力下,坚硬的铝卷如银色绸缎般流畅地展开,滑向下一站——数控分切机。
“如今的定制家具,均由工厂生产后进行组装。而我们这条线,做的就是最前端的板材制造。”西南铝实业公司铝深加工事业部技术总监来嘉伟的声音中带着自豪,“从你按下生产键开始,一套定制家具所需的全部精准板材,不到20分钟即可完成。”
这20分钟是一场融合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交响乐”。首先是数据驱动,工人在控制台将客户订单个性化参数录入生产管理系统(MES),系统完成数据匹配与校验后弹出“可启动生产”指令。接着是精准切割,铝卷按CAD/CAM三维软件预设模型,被分切机高速裁切成特定尺寸板材,全程无人干预,精度控制在±0.1毫米以内。然后是身份赋予,切割后的板材自动贴上二维码,作为其“身份证”记录所有信息,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后是精益加工,带“身份证”的板材被智能调度系统输送到相应工位,封边机封边,智能六面钻设备扫描二维码后精准完成孔位加工。
极致的速度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智造”功能。西南铝实业公司负责人林大福介绍,公司将此智能产线作为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天工焕新”行动的重点项目来打造。在硬件上,引进了高精度数控分切机、智能双机协同封边线、数控六面钻等关键装备,搭建起高效生产矩阵。
“这条产线的生产效率是公司原有传统生产线的3倍以上,”铝深加工事业部贺应刚出了一组关键数据,“更重要的是,加工的一次合格率大幅提升,不良品率被控制在1%以下。预计全年可为我们节约生产成本数百万元。”这直接提升了企业在巨大市场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和利润空间。
这个“智造答案”正确与否,市场给出了最响亮的回应。2024年,西南铝实业公司全年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实现了惊人的40% 同比增长。
“这条产线已被重庆市经信委认定为‘全铝家居扩能提质数字化车间’,”公司负责人林大福表示,“它不仅仅是一条生产线,更是我们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升级的核心引擎。2025年,我们有信心让公司全年营收挑战16亿元的新目标。”
成效与未来: 2027年重庆力争实现智能家居产业产值450亿元以上
西南铝实业公司的实践,为整个金属家居乃至离散制造行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范式:数字化转型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答题。它成功地打破了“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的对立,证明了通过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的手段,完全可以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统一,从而在1600亿美元的激烈竞争中构建起自己的核心壁垒。

除了西南铝实业公司,重庆还有众多智能家电家居企业。位于重庆海尔工业园的卡萨帝热水器生产车间,每台热水器在上线时便被赋予了专属“电子身份证”。通过这一身份证,从生产线的各项检测到市场流通环节的全链路信息均可实现清晰溯源,为热水器的品质与安全提供了全面保障。在检测流程中,每台热水器需历经5个主要环节和11个细分环节的严格测试,只有全部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
在园区美的灯塔工厂内,楼宇科技成果迅速抓住了众人的眼球。凭借人工智能技术,美的自主研发的楼宇智能集中控制系统犹如一位“智慧管家”——通过该系统,可以远程操控园区内每一台空调,实时掌握机组运行状态,操作精准且便捷。
在2025智博会举行的智能居家专场产业对接活动上,市经信委介绍,近年来,重庆加大力度推进智能家居产业发展,逐步将其培育打造成为全市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骨干支柱产业。2027年,重庆力争智能家电产业实现产值450亿元以上,力争打造服务机器人在家庭、养老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10个以上,AI及服务机器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廖成林指出,随着国家及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推进,家居消费更新潜力将持续释放。西南铝的“20分钟智造答案”,不仅属于自己,也为无数正在转型路口徘徊的传统制造企业,照亮了一条可以借鉴的前行之路。全球智能家居的盛宴已然开席,唯有手握“智造”利器者,方能分得那最大、最美味的一块羹。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