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球之名,守护家园“绿水青山”
04-22 12:35
2025年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如约而至,今年又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自然资源部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号召全社会共同守护美丽家园。位于长江之滨的重庆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以山水田园生态旅游发展为切入点,不断摸索与实践主题乐园与绿水青山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创意活动、公益倡导与产业赋能,探索出一条“环境保护+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路径。

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文旅新标杆,美心红酒小镇通过十多年的生态化改造,从一片工业遗址蜕变为“绿在景中、景在绿中”的生态绿美小镇。每年5月份后,随着三峡库区腾库加快,库区水位下降,小镇滨江段会出现长约10公里的消落带,水退去后岸边如同涂了一层泥。为了治理消落带,景区与当地政府合作,在这里种植了能在涨水期活在水下的植物。如今,每当江水退去,大面积的嫩草宛如厚实的绿色地毯铺展开来,绿意盎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为广泛宣传环保理念,景区多次组织“绿色徒步,守护地球”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参与者们沿着景区内生态步道、长江沿岸消落带、梨香溪绿地溪岸等徒步,捡拾沿途垃圾,宣传环保知识。景区还将环保理念融入趣味互动中,在世界地球日推出“垃圾换面包”活动,引发广泛关注。游客用景区内捡拾的塑料、玻璃等垃圾兑换1元特制面包,三天内发放近千个,吸引大量家庭参与。开展“环保创意手工展”,鼓励游客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手工艺品,增强环保意识。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在游玩中树立了环保意识,也带动了景区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

2023年,景区的世界地球日活动升级为中外志愿者联动的“地球之歌”快闪。近百名留学生、市民身着地图彩绘服,托举巨型地球模型巡游,合唱《地球之歌》,并通过广播体操、艺术巡演等形式传递“同一个地球”理念。景区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用音乐与舞蹈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环保行动之外,美心红酒小镇还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景区依托北纬30度的“葡萄黄金带”,引入万亩酿酒葡萄种植项目,通过土地宜机化改造,将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山”改造成了葡萄飘香的生态园林,还建成西南地区首个规模化、产业化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并获得葡萄酒生产许可,实现现代化葡萄酒产销一体化。

看着如今枝繁叶茂的葡萄园,在此务工的果农汪顺十分感慨:“现在管理得好,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也一年比一年更好,我们很有信心。”汪顺笑了笑说道:“以前我们守着这些土地,收入微薄,现在通过和景区合作,在景区打工、卖农产品,收入比以前多了好几倍。而且环境也越来越好,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活也热闹起来,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景区还与村民合作开发“葡萄园+家禽复合种养”模式,大力发展林下饲养、生态鱼塘、森林餐厅、田园民宿等项目,形成“一地多用、一产多收”的立体化农业经济;在就业帮扶上,景区优先吸纳残疾人、困难家庭人群,提供几千个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增收,实现“紫色奇迹”与生态修复双赢。

多年来,美心红酒小镇始终将生态保护融入发展血脉。在多元化索道环线建设中,景区采用“最小干预”原则,绕开珍稀植物生长区;在葡萄种植中,禁用化学农药,推广有机肥料,使周边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8%。这种“生态优先”的理念,不仅守护了长江岸线的绿水青山,更让“生态红利”反哺产业——美心红酒小镇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成为重庆文旅新地标。

“我们一直以来都将生态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景区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世界地球日、全国生态日等主题活动,让更多人关注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美心红酒小镇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农商文旅活动的开展,不仅让游客有了更丰富的旅游体验,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和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从垃圾分类到葡萄产业,从快闪倡导到乡村振兴,每一步都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环保不仅是口号,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赋能美好生活的澎湃引擎。 景区负责人透露,未来将继续深化“环保+旅游+农业”模式,推出更丰富的生态旅游线路,让游客亲身参与生态保护,共同书写“珍爱地球,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答卷。

(陈晓君)
编辑 李学东
主编 张玢
审核 胡钊钦
【版权申明】 如需转载重庆晨报原创稿件,请联系重庆晨报获取授权。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